航海读书梦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发布时间: [字体:]
分享到:

 

(作者: 中远海运散运武竹海轮程咏)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写万爱文章。我的职业是海员,几个万里路走过了,但是万卷书读过了吗?

我第一次上船工作的时候,只有二十岁出头。随身只带了一本书,那就是《苏轼诗集》。后来每次停靠国内的港口,我都会抽出时间先到新华书店去买书,等到七个月公休回家的时候,已经积攒有了二十多本。拿是拿不回去了,只有跑到邮局打包了一个纸箱子寄回家。我记得那些书大概有:苏诗全集四册、李商隐诗集、唐诗欣赏、宋词欣赏、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湖佳话、中国旅游等。

后来每次出海上船工作,我都会带一些书,哪怕是少带衣服。我喜欢把书摆放在枕头的两边,摞的超过枕头高度,不仅随手可取,看起来方便,而且睡觉的时候有一种特别的踏实感,专门治疗各种失眠。依靠在床头看书,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几案上沏好茶水,舷窗外或是一轮明月,或是星光灿烂。涛波舒缓,摇曳无声。室内花草清香,床头的灯光柔和而温馨。一个人静静地打开一本书,立刻投入进无边的字海中,尽情遨游。所有的情绪都随着那曼妙的文字,绮丽的意境,缥缈徜徉。远离家人的孤寂,浪迹天涯的疲惫,生活饮食的清苦,都瞬间幻化成了身心快意而宁静的舒畅,慢慢融化在万籁俱寂的天海之间。

读了周汝昌先生的书,才知道什么是古意盎然,文笔高卓;读了钱钟书先生的书,才了解文人治学的严谨,才子不屈的人格;读了杨绛先生的书,才感受一位巾帼大家宁静致远的情,秋水澄空的心。读了鲁迅先生的书,才清楚什么是中国的文化,什么是中国的脊梁。

《苏诗全集》一共是精装四大本,从诗词歌赋,到笔记信笺,以及策论奏表,我都认真研读了一遍。一边阅读,还要一边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用笔写在白页上。读的最精心和投入的是苏轼的诗词文,那些曾经滋养了千年中国文化的名作鸿篇,荡涤了千万后辈学子的才思豪情,让我总是怀着一颗百感交集之心。我许多年的海上生活都是苏东坡每日里幽夜陪伴的,使得我不仅陶冶了中国文化的仁爱贞静、诗情画意,还提高了我的文化修养和文学才智,也奠定了后来我也要拿起笔来,书写下自己的故事、人生的感悟、走过的脚步、心灵的思考。渐渐地也有了一只倥偬恣意的笔,徜徉斑斓的心,去国怀乡的情。也许我一生都做不到大笔如椽,但是我会追寻着古人的才情漫意、气韵精神,让自己也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海员作家,发扬中国的海洋文化,书写中国的海员故事,圆梦自己半生航海生涯。

作为一名海员如果想读书,那真是一件太美妙的事情了,因为海员在工作之余,有的就是时间,有的就是空闲。如果你想要在寂寥的航迹中,孤独的心境里,有些寄托和充盈,那么没有比读书更适合熨帖情愫,慰藉心灵的了。

因为只要是我们中国籍的商船上,都会有着丰富繁多的书籍可供阅览,也都会有一个静逸的小小读书空间——阅览室。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曾经在金海轮的阅览室,看到了几乎所有的共产主义理论书籍和我国各代领导人的著作。我如饥似渴地精心海量阅读,让我不仅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和坚韧,也看到了我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走过的伟大历程,更坚定了国家复兴和富强的信念。

我所工作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都会集体配供许多和船舶工作有关的专业类工具书、安全教育课本和集团出版的内部杂志。尤其是专业类工具书与安全教育课本,拓展和丰富了海员的专业知识,加强和巩固了安全工作意识。这个具有战略思维、深远意思的举措,使得海员不仅局限于实际工作,也积极强化了知识的更新,思想意识的进步。

另外,还有各类书籍都是由船舶上的工会,在适合的港口,适合的时机,按照海员们的想法和喜好采购。喜欢武侠的,那就买金庸和梁羽生的;喜欢侦探的,就买福尔摩斯探案集和卫斯理的小说;喜欢科幻的,就买儒勒-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我喜欢买一些比较纯文学一类的书籍,比如沈从文的、钱钟书的、巴金的、三毛的、张爱玲的,等等。还有就是通俗易懂的那些经典散文合集、旅游指南、四大名著等。选择杂志都是海员们喜闻乐见、爱不释手的那些。比如:读者、知音、家庭医生、黄金一代、大众电影等等。如果一条船一年买一百本书或者杂志,那么十年积累和保存下来,这条船可就真的就有了一个藏书惊人的小图书馆。

我的师兄,也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国家科学技术发明进步大奖获得者,“天鲲号”设计建造总工程师,天津航道局总工程师王健。王健自从1982年大连海事学院轮机系毕业后,二十八岁就成为了年轻的轮机长。正是因为他在寂寞的航海生涯中孜孜不倦地读书和学习,潜心研究和攻关挖泥船业务,才使得后来一举攻克了耙吸、绞吸等挖泥船国产技术难关,完成了三代疏浚人的梦想,自主设计建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

1964年,中国当时引进的“航津浚102号”轮,不仅花了四吨黄金的天价,而且又因为我们没有技术,就连小的维修都需要外国厂商来处理。在当时外国人肆无忌惮的嘲笑声,中国人决心走上疏浚装备国产化道路。就是这件事深深刺激着疏浚人,也刺痛了王健的心,让他立志为中国疏浚事业奋斗一生。

二十年前,各类挖泥船的技术还都处于欧美先进国家的技术封锁,尤其是针对改革开放以后,正在逐步走向富强的中国。别说获得一本行业专著,哪怕就是一些零星技术资料,都会来之不易,历经波折。这些资料让王健如获至宝,认真研究,反复攻关。他的所有海上业余时间,都在读书学习上。不懂的,不会的,像老前辈虚心请教。老前辈都迷惑的,就只有靠他自己一点点的攻,一点点扣。十年海上生涯下来,只是心得笔记,就积攒了满满的三十大本。一年又一年,慢慢地敲开了疏浚工程最核心的技术大门,成为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技术带头人。

“读书造就了我的事业梦,中国海工设备自主化的国家梦,也实现了我人生完美的价值。”当王健把这句话书写在“天鲲号”模型赠送给我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眼中熠熠生辉的光芒。

可以说,海员生涯也造就了我的读书梦、文化梦、才子梦,正是这份看起来离情别愁的工作,才让我修身养志明心。我的身是在伟大中国的航路上,行万里浩淼、砥砺奋进的身;我的志是承中华文化,扬秦汉雄风、唐宋锦绣的志;我的心是身未动心已远,是无数航海人前赴后继、破浪前行的勇敢心。

提示

您即将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网站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