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检验共享共治 安徽省首家跨省船检一体化工作站正式启用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发布时间:2024-10-08 09:45 [字体:]
分享到:

9月20日上午,长三角船检一体化(马鞍山)工作站在长江干线马鞍山水域正式启用,标志着船舶检验一体化工作站点布设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基本完成。

这是安徽省首家、长三角区域第4家跨省船检一体化工作站,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检管理处处长张庆文与马鞍山市副市长左年文共同为马鞍山工作站揭牌。

马鞍山工作站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长江海事局统筹推进豫、皖两省交通、船检机构共同设立,实行统一受理、统一检验、统一标准、统一发证。工作站启用后,通过船舶检验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可为长三角区域营运的安徽、河南籍船舶提供“就近申请、就近检验、就近发证”的便民检验服务,打破了船舶需返回船籍港接受检验的地域限制,优化了船舶检验流程,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船方可通过中国海事协同管理平台,手机APP或电话等方式申请船舶检验业务,检验合格后现场领取船舶检验证书。

拿到工作站颁发的首份船舶检验证书的“皖江东航运77”轮船东盛志红告诉记者:“我的船经常往返于上海至重庆两地经营散货运输,今年9月26日,年度检验即将到期,本次航期十分紧张,在得知工作站可提供就近检验后,我选择就近接受检验,既提高了检验效率,又节约了经济成本。很方便!”

船舶检验类似于汽车的“年检”,是为船舶量身定做的“全身体检”。建设船舶检验一体化工作站,便利船舶就近检验,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海事领域改革的生动实践,对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降低交通物流成本、助力航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的核心经济区,每年进出船舶近千万艘次。2022年以来,海事系统率先在长三角区域启动船舶检验一体化工作站建设,先后建成上海、泰州、舟山3个工作站,累计就近检验船舶4000余艘次,为船舶及航运企业节约成本近2亿元。海事部门将持续推进船检一体化工作站建设,逐步实施全国船舶检验“通检互认”,为船舶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检验服务,助力航运企业降本提质增效。来源:长江海事局

提示

您即将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网站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