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水上交通动态管控现代化智能化 ——《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工作方案》解读 ——访部海事局副局长 杨新宅

来源:交通运输部 发布时间:2021-11-10 10:36 [字体:]
分享到:

主题:加快推进水上交通动态管控现代化智能化——《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工作方案》解读

时间:2021年11月10日上午 09:30

嘉宾:部海事局副局长  杨新宅

简介:近期,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了《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以及工作推进措施,对保障国际国内物流供应链安全、高效、畅通具有重大意义。

 

文字实录:

【主持人】     2021-11-10 09:31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在线访谈。今天的访谈,我们邀请到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杨新宅,请他为大家解读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近期印发的《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杨局长,您好!

【杨新宅】     2021-11-10 09:31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来到部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交流。

【主持人】     2021-11-10 09:32

杨局长,近期,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了《工作方案》,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工作方案》的出台背景。

【杨新宅】     2021-11-10 09:32

好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而我国持续增长的航运安全需求和超大规模的海运市场,决定了海事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大背景下,有效保障战略物资运输通畅,保障重要航运通道安全,实现海运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和航运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发展阶段海事的重要政治任务,海事队伍所承担的职责已从传统的安全生产层面,上升到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安全层面。同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为新时期海事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样的新背景新形势下,海事就需要通过建设全要素的水上“大交管”,实现“船舶航行到哪里,海事服务就跟进到那里”的远景目标,这对保障国际国内物流供应链安全、高效、畅通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我们海事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的关键一招。

【主持人】     2021-11-10 09:35

杨局长,请您介绍一下推进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有哪些任务安排?

【杨新宅】     2021-11-10 09:36

好的。建设全要素水上“大交管”,我们的总体考虑是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重构业务流程、开发管控平台、提升装备水平,从而实现“大融合、大协同、大中枢、大服务”,构建形成“多维感知、高效协同、智能处置、优质服务”的现代化、智能化水上交通服务新格局。

在强化保障海上权益方面,一是全面提升动态感知保障能力,实现“面”的扩展。建设“陆海空天”多维感知体系,进一步扩大海事感知手段与保障力量投射范围,实现水上执法监管全面延伸和有效覆盖。二是全面提升海上重要通道海事服务保障能力,实现“线”的延伸。构建完善双多边海上航行安全与危机管控机制、打造水上交通安全应急通信系统、建立基于“大交管”模式的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中心,提升海上重要通道及国家战略物资的服务保障能力。三是全面提升关键领域海事信息服务能力,实现“点”的强化。加强与相关船旗国、港口国、沿岸国建立海事协调与合作机制,互派海事官,促进双方船舶、船员权益共同维护和保障。推动水上交通安全应急通讯卫星的共建共享,提高我国船舶、船员安全保障和应急协调能力。

在精准服务经济发展方面。一是全面提升海事服务国家战略及经济社会贡献度分析展示能力,实现自下而上逐层挂图彰显“八个一”。从海事服务国家战略、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和港航运转等角度出发,分级分层展示海事服务“一球全景”“一国全景”“一域全景”“一港全景”及航运公司“一司全景”、活动船只“一船全景”、船员动静态信息“一员全景”及海事监管“一局全景”等内容。二是全面提升行业服务含金量,实现水上交通信息从自建自用到共享共治的转变。在标准化、精细化、综合型的海事服务信息平台上,面向船舶提供符合E航海发展战略的标准化、综合性的水上交通信息服务,面向航运公司、船舶代理提供船舶精准进出港交通信息服务。从服务国家战略、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服务好港城协同发展、服务好区域一体化发展,保障五星旗、中资方便旗船舶全球安全航行。三是全面提升全要素大数据应用力度,实现防范事故发生及推动本质安全的目的。打造海事数据“智库”,掌控海上各类人员、船舶、物资的全生命周期状态,实现管理对象不安全态势的预判和预警,有效预防险情事故的发生。分析水上安全态势及违法行为规律,为水上安全监管和服务港航发展针对性建议提供辅助决策。

【主持人】     2021-11-10 09:44

刚刚听了您的介绍,建设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的确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想这项工作对内部管理效能有很高的要求,也请您介绍一下在这方面有哪些工作部署?

【杨新宅】     2021-11-10 09:45

是的,建设全要素水上“大交管”是一场主动的自我革命,必须在提升管理效能下功夫,具体来讲:一是全面提升现场执法精准度,实现动态查违管控新格局。实现船舶违章和隐患问题智能分析和自动提醒,全面提升海事执法精准度和水上掌控力。大力推进综合信用管理,实现海事执法与社会治理的有效融合。二是全面提升应急处置有效性,实现“看听传处”全面掌控。达成应急处置现场“看得见、听得到、传得回、处置得了”的目标,实现中央管理内河重要航段和领海水域1小时内到达,毗连区内2小时到达,专属经济区内3小时到达。建立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搜救协调机制。三是全面提升事故调查机动性,实现“应快尽快、应广尽广、应深尽深”。构建“天基”海事遥感监测体系,实现特定区域内船舶的全时全域可追查。加强事故规律的信息化研判和大数据分析,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辅助。四是全面提升水上交通组织协同性,实现全要素共治、全过程管理与跨区域联动。加大跨区域航行船舶的全过程交通管控力度,精准开展安全信息服务和全域指挥协同。建立统一高效的交通组织秩序,打造精准、高效、公平、公开的区域一体化船舶进出港交通组织平台。拓展中国南北沿海大通道交通组织能力,打造所辖港口至沿海航路全域覆盖、全港统一、全程管理的交通组织新格局。五是全面提升水上交通管制权威性,实现精准有序、公开透明、全链延伸的管控新模式。从水上安全监管和涉海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实施前瞻性、精细化、全公开、强有力的预警预控及水上交通管制。集成和融合全国水上交通数据,在海事监管“一图全景”基础上,实现全国预警预控信息实时共享,统筹联动开展水上交通管制,有效服务重点水域、重要时段整体安全。六是全面提升动态指挥枢纽性,实现水上大交管“五中心一窗口”。确立水上“大交管”对内对外指挥协调的中枢地位,使其成为海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心、现场综合执法指挥协调中心、信息流转处理中心、海上交通运行监控中心、分析研判和辅助决策中心以及海事形象展示窗口。

【主持人】     2021-11-10 09:50

请您介绍一下将如何推进《工作方案》实施?

【杨新宅】     2021-11-10 09:51

我们在出台《工作方案》前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与方案论证,明确了通过在不同领域开展高质量试点来推进《工作方案》的有效实施。目前,我们已明确,在浙江海事局试点以分支海事局为主体的港区“大交管”以及跨分支海事局的一体化交通组织,探索精准有序、全链延伸的水上交通管理模式,形成船舶“一次报告、全线畅通”;在上海海事局试点区域水上“大交管”中心,汇总研究水上交通大数据信息,提升海上重要通道海事服务保障能力;在上海、江苏海事局试点跨区域一体化水上交通管控,推行交通管制协同、搜救指挥协同、执法监管互助、执法结果互认,实现长江干线主要港区“直进直靠、直离直出”的高效模式。各试点单位将在今年年底完成试点任务,并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于明年在直属海事系统全面推进实施。

【主持人】     2021-11-10 09:54

那么与原来相比,建设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将带来哪些变化?

【杨新宅】     2021-11-10 09:55

好的。我想从“三个全面助力”来介绍一下。

第一个助力是以交通组织一体化,全面助力船舶及时到港。从2019年底,我们立足如何提高区域水上交通组织协同性,提升航路通航效率、安全水平,在宁波舟山港试运行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平台。从运行情况来看,宁波舟山港主航道—虾峙门航道的船舶准点率和通航效率大幅提升,其中进港船舶引航登轮15分钟准点率超过96%,高峰时段通行效率提升33%,交通管制解除后疏港效率提升25%。该举措得到了船舶、代理、引航、港口、地方政府等相关方的一致高度肯定。目前已经在探索实施长三角一体化交通组织,充分发挥长江口锚地的调节作用,实现江海联动、区域协同,“一次报告,大型船舶直进直靠、直离直出”。

第二个助力是以共享安全信息,全面助力区域预警预控联动。比如说,当某一水域发生灾害天气、有重大涉水活动,或者发生突发事件造成碍航时,可以及时发布区域预警预控信息并全域实时共享,实施精准的预警预控及水上交通管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获知拟航经管制水域的船舶信息,并向这些船舶精准发送预警提示信息,提醒及早调整航行计划,避免盲目航行造成局部拥堵。

第三个助力是以应急救援多元化,全面助力海上高效救助。保障海上开发人员和设施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打造全要素水上“大交管”,构建智能、多元、快速化搜救体系,为海上人命救助争取宝贵时间。比如,建立应急资源库,与气象、水利等相关部门实时共享信息;建设应急通信网,一张图展示各类通航要素、船舶动静态信息、应急资源、气象水文信息分布。在应急过程中,快速对事故(险情)定位、核实,自动搜索可用搜救资源,跟踪搜救力量抵达情况,高效组织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搜救协调,确保组织实施最佳应急救助行动。

【主持人】     2021-11-10 10:04

目前我们海事系统内在建设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方面有哪些探索?

【杨新宅】     2021-11-10 10:05

在今年的4月份,我们在宁波召开全要素水上“大交管”推进现场会,在会上,就宁波海事局先行先试探索建设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的有关做法进行了经验交流,该局通过指挥中心与交通管理中心的合署办公、建设开发运用“深蓝智享”平台,已逐步形成了海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心、现场综合执法指挥协调中心、信息流转处理中心、海上交通运行监控中心、分析研判和辅助决策中心以及海事形象展示窗口的“五中心一窗口”水上“大交管”动态指挥中枢,分支局层面的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在宁波海事局已初步建成。开展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推动港口船舶计划精准性有效提升,帮助航运公司精准调整船期和航速,减少高航速航程的燃油额外消耗和船舶待港时间,2020年全年共有1743艘次船舶备案采用经济航速,为船公司节约燃油成本2788万美元,累计减少船舶待港时间2.7万小时,实现船舶航行时间和经济成本双下降。

【主持人】     2021-11-10 10:08

《工作方案》实施后会对整个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杨新宅】     2021-11-10 10:09

我想通过五个关键词来说明对整个行业的影响,第一个关键词——“全行业”。就是将涉及海洋开发活动的港口、航运、勘探、渔业、油气、风电、旅游以及其他海洋新业态等关联起来,与各条线上的政府、单位、产业及航海者关联起来,共同达成更广泛的海洋活动行业联盟。第二个关键词——“广覆盖”。从保障海上活动安全的角度来讲,将海事感知手段与监管力量投放到我国管辖的所有海域,对重点活动进行安全提醒、预警、管控及处置。第三个关键词——“大协同”。建立水上“大交管”区域中心,构建“区域协调、全程掌控、精准服务、优质服务”交通组织运行模式,将水上船舶活动航线从“进港与出港”的点延伸至“起点至终点”全航次周期的线,进而扩展至“关联港口间”的面及“联通深远海”的网。第四个关键词——“强智能”。建立并运行全国统一的水上大交管信息化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完成感知、执法、管控、应急、联动与大数据分析展示,在为全行业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全面提升动态信息的掌控与精准反应能力。第五个关键词——“优服务”。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实现在监管服务领域精准的资源投放,面向国家战略、面向属地政府、面向行业部门、面向航海者个人提供优质的海事服务,并在可视化平台上直观分析展示海事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主持人】     2021-11-10 10:13

杨局长,“大交管”建设已经启动,请您谈谈开展“大交管”建设时,还要注意哪些事项?

【杨新宅】     2021-11-10 10:14

水上“大交管”建设,不是零敲碎打能实现的,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不能各自为政、烟囱林立,要正确把握以下几方面关系:

一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坚持整体推进,增强装备设施和机制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坚持重点突破,优先采取最有效举措,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二要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建设全要素水上“大交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按照部海事局的顶层设计,一张蓝图干到底,以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抓成效,积小胜为大胜。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也要在部海事局信息系统一体化的顶层设计下统筹推进。

三要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破除陈旧过时的建设理念模式,将执法人员从事务主义中解放出来,将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的有力牵引。

四要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统一指挥机制、统一执法标准和执法流程,并要结合辖区特点,将自身发展需求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之中,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

【主持人】     2021-11-10 10:19

非常感谢杨新宅副局长对《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工作方案》的详细解读。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感谢杨局长接受我们今天的访谈!

【杨新宅】     2021-11-10 10:19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对我们海事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主持人】     2021-11-10 10:19

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提示

您即将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网站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