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引航故事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发布时间:2022-07-13 17:03 [字体:]
分享到:

我是王存琪,现任青岛港引航站副站长、党总支副书记、正高级引航员。1985年7月从武汉河运专科学校船舶驾驶系海港引航专业毕业后,很荣幸成为了青岛港引航站的一名引航员,一干就是37个年头。凭借着对党的忠诚、对岗位的热爱,依靠着喜欢挑战、永不服输的劲头,也得益于引航精神的代代传承,我不仅能完成一般性的引航任务,还能胜任恶劣天气、特殊船舶的引领任务。37年来一直保持引航安全零事故、客户服务零投诉的“双零记录”。并及时总结经验和深入研究业务,在全国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作为副主编参与著书2部,发明专利2项。

引航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事关国防,按照国际惯例,对出入港口的外籍船舶实行强制引航,每次引航外籍船舶,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形象,体现着我国海运发展的综合水平。“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就是对引航员职业特点的高度概括。

我们行业里有一句话说:“引航员要有外交家的风范、探险家的勇气、运动员的体魄以及科学家的大脑”。一名优秀的引航员,必须了解并熟悉各种船舶操纵性能,掌握水文气象和潮汐对船舶航行的影响,需要对工作的海域了如指掌。从大学毕业到成为一名全能一级引航员,至少需要8~10年的时间磨练。引航员这一职业需要性子耐得住、岗位爱得深、业务钻得精,才能有所成、有所得。

有句俗语说得好:“宁上高山,莫下深海”。引航员在海上作业,面临的风险太多,一是恶劣天气中攀爬引航梯,尤其是最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穿着防护服攀爬引航梯,危险系数更大;二是如何根据水流和潮汐变化,在有限的港区内安全顺利的实现船舶的靠离泊。引航员每次执行引航任务都要承受来自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压力。正是如此,据美国《读者》杂志调查,引航员被评为“世界第三大危险行业”,危险系数仅次于飞机试飞员和矿工。

2003年6月22日20时30分,“梅内尔”轮由1号锚地入靠76泊位。当时风力7级,下着大雨。

自1号锚地至引航站时,天气正常,自引航站至301号浮标时,风力逐渐加大并开始下雨,但大船处于正常操控中。

进入港池后,大船在5条大马力拖轮的协助下,到达泊位外挡,距码头横距50 m时,左后来风,风力瞬间达到11级,岸上实测32 m/s,大船逐渐飘离码头,向港池外浅水区域飘移,拖轮全力顶推都无法避免。于是改变操作方法,前面2个拖轮全速倒车,后面3个拖轮继续顶推,改变大船运动趋势,大船全速倒车,脱离了浅水区。此时操作如果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当时5条拖轮在大船右侧全速顶推时,大船反而向下风飘移,如果大船继续靠泊,将完全处于失控状态,于是我当机立断,决定放弃靠泊。利用大船倒车,拖轮协助,通过改变风压角,使大船沿出港航线退出,在我正确判断与指挥下,战胜了1节的横流和口门狭窄的不利影响,成功撤离。避免了一起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自1985年开始从事船舶引航工作,37年来,共计安全引航各类船舶10 000余艘次。2020年,我正式被评为正高级引航员,既高兴又兴奋,但真正说起来最高兴的是我们引航员这个行业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记得刚毕业到九十年代中期,我们国家的发展刚刚起步,国外的船长特别是欧美船长,根本看不起我们,即使我们干的很漂亮,他们也不屑一顾。经过引航员们艰苦不懈的努力,也随着我们国家的强大,我们的引航员逐渐得到了国外船长的认可,很多情况下,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very good ”“good job ”。我的大学同学有的因工作致残,有的因工作致死!他们都是引航员,全国现在的引航员也只有2300多人。所有的荣誉应该归功于他们,归功于全国的所有引航员!

提示

您即将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网站

确定 取消